11期
22’ 吴为
北京 · 网课
Fall 2020是 “另一种圆满”
对于2020年自己的经历,吴为形容它是非常幸运的。作为曾经的一名职业冰球运动员,在这个秋天他有幸可以在网课之余重返赛场,这一切无疑让2020的秋季学期变得非同寻常。
2020年的8月,在夏村度过了一整个暑假之后,吴为决定回到国内以网课的方式继续学习。网课的形式减少了通勤时间,这给了吴为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吴为说,“如果说在学校,很多的事情可能我只会选一项去做,但恰恰是因为网课反而成全了我这个学期去参与更多课外的事情。”比如,他成功找到了一份线上的实习机会,帮助一位在Univ. of Richmond的教授进行数据研究的工作,也rush了工院学生的一个兄弟会。然而,其中最特殊的经历,莫过于有机会去重新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回到冰场上。吴为在高中时曾经效力于中国国家青年队,并在大学期间也曾参加了大学联赛的校队,这段履历使得他有幸能够被邀请到清华大学的冰球队并成为了团队中的一名教练。
每周他都会跟着清华的冰球队一起训练,主要帮助训练他们的守门员。谈及从球员到教练的身份上的转变,吴为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感。“做球员的时候只要服从安排,然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行了,身为教练会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统筹者,小到技术上的一个细节,大到球员心理上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去及时解决。”
回到冰场,吴为也与许多过去的同伴有了再次并肩作战的机会,“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打这种职业的比赛了,特别是见到以前一起训练过的人,他们也都还在打职业,聚在一起就很开心。”在跟着球队训练和集训的过程中,他也认识了不少国内大学的职业运动员们,也因此了解了中国和北美的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美国的校队大部分人都是会兼顾学业以及运动,感觉国内会更专一一些,要么更集中于运动,要么更集中于学业。这点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吴为觉得这种不同也很有趣,同时他也很有幸能够见证了国内冰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感觉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项运动了,感觉很幸运能够在这种氛围下去打比赛吧。”
在2020年的12月,吴为有幸代表北京队参加了全国成人A组锦标赛,并且和队伍一起拿到了全国总冠军的荣耀,而这也是北京队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这项赛事的全国最高荣誉。即便说只是短暂地与队伍一起参赛,身为从小参与冰球赛事的他也对于队伍拿到冠军的激动感同身受,“这次拿冠军了之后,我当时也和他们抱在一起哭了十几分钟。” 说到了这里吴为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比拿奖牌拿奖金什么的都开心很多。”
(左右滑动查看)
而这对于吴为个人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此次荣誉可以说是弥补了他作为职业运动员生涯的一个遗憾。高中时期的他一直抱着未来成为职业冰球运动员的想法,大学之后,愈发繁重的学业以及运动员生涯发展上的局限性令吴为最终选择放弃了冰球,从而专注于学业。做完这个决定之后吴为也一度感到非常失落,“19-20年是我从小到大,也是来美国之后第一个没有打任何比赛的一个赛季”,在2020年初他也有尝试重返冰场却最终因疫情而被迫中断。而这个秋天的经历无疑是让一切有了圆满,“有一种圆梦了的感觉,之前就算是一直都好好打也许也很难拿到这种级别的冠军。”
在访谈的过程中,吴为多次强调了自己是幸运的,“觉得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面已经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实或许限制了我们在2020年前行的脚步,但吴为尝试在有限的选择中为自我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也给了自己一个异常充实的秋季学期。
23’ 李皓阳
北京 · 网课
Fall 2020是 “在双重身份间成长”
2020年夏末,李皓阳以实习生的身份入职京东,正式开始了她第一份正式意义上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她也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朝九晚六”的“打工人”的辛苦与不易。在实习的同时,李皓阳也同时兼顾着学业,在这个学期依然选择了四门课,在平时工作不忙的时间和下班之后,她会争分夺秒地写着网课的作业和阅读上课的材料。
一开始有了想去实习的念头,李皓阳其实是觉得“纯网课”的生活太单调了,“想象到自己一整个学期都会在家里、晚上上网课的日子,就觉得真的很不值。”于是,在自己的思考和与父母的商量讨论过后,李皓阳选择了边实习同时边上UVA的网课,想要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在寻找实习岗位的过程中,李皓阳非常努力,翻阅了各大招聘网站、公众号,也咨询了很多国内的同学,一共投了30多封简历。最终,李皓阳通过了京东的面试,成功入职,成为了一名线上广告组的产品运营实习生。这份工作正好也和李皓阳的专业兴趣相关,作为一名想要申请商院并同时主修传媒的学生,这次机会也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一次试水,能判断自己究竟喜不喜欢这方面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李皓阳主要负责的是京东平台广告投放的中后期,根据数据分析,把相关广告投放到精准的用户群体。“比如说,之前有一个人把电脑加到了购物车,我们就会把电脑的广告投放给他。”
李皓阳说,边实习边上学确实很忙,压力也很大,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痛苦并快乐着”。她的一天往往是这样的:六点半起床去赶七点的单位班车,九点开始工作,在手头任务完成并且当天工作不忙的情况下会抓紧时间写作业(虽然七成的时候工作还是很繁忙的),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用来补觉或者学习,下午又投身于工作之中,六点半下班赶回家上网课,有时候赶不及就只能在车上拿着手机开Zoom上课,差不多八点半左右到家,投入到网课的学习中,大约在半夜十二点左右上完当天所有的网课。“也还好自己选的课都是美国时间的上午,不用通宵熬夜上课,也算是能坚持这份工作的原因吧。”李皓阳说。
但这样的生活一直吞噬着李皓阳的精力,她一度因为压力很大而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就好像自己在潜水,一直在水底下在待着,每次想浮上来的时候总有东西把自己压下去,要么是考试、作业due,要么是工作,所以只能一直在水下憋着。”同时,工作的繁忙也让她难以兼顾好学习,因为太累,经常会赶着截止时间提交作业。这样的生活也让她错过了一些和同学朋友的聚会,比如工作日晚上同学们的聚餐她都没有办法参加,她也因此留下了一些遗憾。但那些煎熬的日子李皓阳还是扛过去了,也觉得自己的抗压能力变强了不少。
虽然生活很累,但这段经历给李皓阳带来的收获也是非凡的:踏入了工作岗位,她了解到职场是什么样子的;在和同事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学到了求职技巧和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也积累了工作经验和优质的人脉。李皓阳觉得拥有了一个经济来源,花钱的时候感觉都不一样了,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把吉他,有着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所有的经历都让李皓阳大开眼界。
在职场的“磨难”下,李皓阳也愈发珍惜自己的校园时光。她说,“其实这段经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上学真好’。”上班的时候,周一到周五是很少有个人生活的,她的全职同事们经常要加班到九点半。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由于工作性质,在周末休息时甚至旅游的时候,有急事也要加班工作,而这种生活似乎大家已经把它视为理所应当。同时,在工作中时常会感到和同事间的距离感,因为工作关系不会特别亲密,和跟大学同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李皓阳感悟到,“纯上学比上班要轻松快乐很多,所以能够上学的日子是非常珍贵的,我也会更加珍惜上学的时光。”
“如果能回到八月,我可能还是会选择这段工作经历,但是也一定会告诉自己要更加兼顾网课的学习。”李皓阳说。2020年秋季的特殊性造就了她这段特殊的经历,虽然过程中可能有艰难心酸,但她依旧选择去拼尽全力。当她站在2020的年末回首,一切的辛劳似乎也都因为这半年来的收获而变得值得。
23’ 张宁欣
杭州 · GAP YEAR
Fall 2020是 “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2020年的暑假,张宁欣做下了大二暂时离开校园,去Gap一年的决定。对于她来说,3个多月来的网课让她发现,自己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的状态相当被动。与此同时,她也经历着对于未来专业选择的迷茫。所以,她决定暂时停下来,去更深入的探索那些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刚做下离开校园的决定之后,张宁欣经历了短暂的迷茫期,在暑假她尝试做了一些项目助理的工作,接着又找到了一份线上的数学助教的兼职。“当你不再被学校课程推着走,你会发现有大把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填满,大把的选择需要面对,感觉这一整年都是你自己说了算,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找一些你平时在学校不会做的事情。” 张宁欣说,这着实考验到了她对于自我规划的能力,必须尽量在这宝贵的时间中去填充更多令自己感到充实的经历。
张宁欣发觉如果真的想要尝试一些不一样的生活,或许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当时她的一个朋友即将要去杭州实习,她便开始思考要不要一起去这个陌生的城市闯荡,“当时做了这个决定以后,就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疯狂投实习”。最终张宁欣成功拿到了网易云音乐的offer,在网易做搜索引擎优化相关的工作。
在这个学期,她从一名学生的身份,转化成了一个每日通勤的上班族。在生活上张宁欣体验到了令她非常向往的职场生活,大厂丰富的员工福利和资源给了她很好的体验。“感觉是把工作和生活都融合到了一起,工作之余可以去公司的饭堂和健身房,不必每天担心要回家做饭啥的。”
这份实习中更多关于数据处理的部分也契合了张宁欣想要探索专业兴趣的目标,这半年也让她学会了许多新的技能,有许多也并非被要求掌握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自己去做的自我提升。“会自己去网上查函数啊什么的,就为了处理数据更快一点,这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体验也挺好的。” 走入社会的磨练也让张宁欣更明白了职场中的人际交往,在工作的过程中她发现面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有时或许需要不害怕去追问的能力。如果不能明确了解到领导的要求和意图,可能就会耗费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有一次,我已经做了几百行的数据,结果发现安排任务的人和我的想法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全部重做。” 在与上级沟通的过程中,她也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诉求并且让自己的工作去与之相契合。
在张宁欣看来,在2020年决定Gap Year更多是被疫情的大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个决定,但也让她有机会去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进行向内的探索。“如果没有这一年,我可能就会像自己大一时那样,走最多人走的那条路,上大家都推荐上的课,普普通通过完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对于自己人生规划相关的事情,可能会放到很后面才会去想。” 她在YouTube上看到了一个同样选择在2020 Gap Year 的一个韩国女生的视频,并因此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视频里的女生分享了自己过去在高中总是企图领先他人一步,上更多的课程,学更多的内容,并将这当做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可是你冲刺的都不是你想要的终点,这又有什么用呢。”她说。张宁欣想到自己的大一时enroll了许多3000 level的专业课,并非因为兴趣而只是为了领先他人一步的优越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什么时候做第一份实习,什么时候决定自己的专业,不应该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也不应该因为你和别人的节奏不一样而焦虑。还是那句话呀,别人都有人做了!”
在网易工作的过程中,张宁欣也有幸结识了更多来自不同背景和不同职业方向的人,“大家走到这里其实各自的路径都不太一样,所以也感觉那种竞争感少了很多,更多的是互相分享,彼此帮助。”这也让她一直以来的焦虑得到了一个缓冲的机会。现在的她在做出与未来相关的决定的时候也会更加慎重,真正去思考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而非盲目的去追随身边人的脚步。
对于在2020年选择去Gap的这个选择,张宁欣表示比起去衡量得失,她更愿意去关注当下。“我也不能说这是一件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因为也没有重头来过的机会,既然我做了这个决定,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自己的最好。”
采访 | 邬容易 潘雯琪
撰文 | 邬容易 潘雯琪
编辑 | 潘雯钦
照片提供 | 吴为 李皓阳 张宁欣
Although this organization has members who ar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tudents and may have University employees associated or engaged in its activities and affairs, the organization is not a part of or an agency of the University. It is a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and manages its own activities and affairs. The University does not direct, supervise or control the organization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organization’s contracts, acts or omissions.
© 2022 Mainland Student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